译者:厉雪
灵感词:听墙角,音效
我有一项重要的人生技能,那就是听墙角。我平时说得不多,但听得很多,而当我去听的时候,会听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。说到我听墙角最早的记忆,还是跟我父母有关。那时我在房间里玩娃娃,想象自己正和娃娃聊天,他们开始吵架。我把娃娃放下,去听他们说什么。他俩一个想五点半吃晚饭,另一个坚持说六点吃也是一样。
我看了看床头的闹钟:6:05。我早早把房门打开了,这样能更清楚地听到他们的讨论。一开始我只是站在门口,希冀着他们能达成共识:吃完饭后再吵出个结果。听了两个小时声泪俱下的指控、谴责,我悄悄溜到厨房,给自己盛了一盘早已冷掉的食物,拿回自己的房间。我想父母那天晚上应该没吃饭吧。
小学的时候,爸爸搬到了北京,我大部分时间和妈妈留在广州这儿。现在上了大学,我每个月会去看几次妈妈。她的话不像以前一样多了,我有时会想或许是因为我不会跟她吵起来。我们的对话总是很简短。爸爸有时会回来探亲,但我总会尽量找事做避开那些晚上。听过他们太多次争吵,我对他们每次见面的结局了然于胸:摔门而出。
有时去商场也能听到有意思的谈话。妈妈们骂小孩;婆婆们聊天气或最近的麻将大战。情侣们吃吃偷笑,但一般他们的声音太小,我听不到什么,所以我也不确定他们在笑什么。
我最喜欢听老外聊天。广州有很多外国人,我喜欢听他们讲话来练英语。有时我会戴上耳机,但不打开任何音频,这样大家不会在意我,但我还是能听到周遭的对话。
一次,有个圆脸的金发外国男孩,指着一个中国老大爷说:“妈妈,那人脸上有颗好大的痣呀,好黑啊,上面还长毛呢!”他妈妈频频示意他闭嘴,窘得脸都红了。
我的大学室友叫我“小(少)说”,因为我的话实在太少了。她们开玩笑说,或许有一天我会把脑子里想的东西都写成小说——这样大家最终才会知道我在想什么。或许有天我会写小说吧,又或许我正写的这个就是小说呢。
不是我不喜欢说话,只是我已认定,那些听我说话的人不会理解我要说的。或许,我内心深处很害怕没人会倾听我吧。惜字如金,还是这样比较简单。而且思考更有意思。
我发现有时室友会忘记我的存在,开始聊一些会让人觉得不舒服的话题。但我并不在意。如果她们不介意房里还有其他人,只想跟男友畅所欲言、卿卿我我,那我就权当这是做作业时的有趣背景音。
开学第一周,我了解了两件事。首先,我了解到厕所的音效很棒。其次,我了解到我的室友小刘喜欢洗澡的时候唱歌。她平时有些内向,但洗澡的时候就换了个人,忘我地飙出阿黛尔的歌。每当她唱“Hello from the other side”(我从另一端传来问候)这一句的时候,我都觉得啼笑皆非,暗暗在心里回应她:“没错,我在浴室外面问候你,这是你的达人秀舞台。”
过惯了少言寡语的生活,我对自己这个人的习性很自洽。但昨天我躺在床上,想在下午最热的时段打个盹,却发现并非每个人都能像我自己一样自如地接纳我的习性。
“可是吧,她也太文静了。”多多自以为小声地跟小刘嘀咕。
我把打盹放到一边,开始收听了。她们难道意识不到,我只是安静,不是聋了吗?好吧,她们似乎是在议论我,我挺想听听她们说些什么。
“我在不熟的人面前也挺文静的。”小刘的声音压低了些。
“但我记得,她说话好像从来不会超过三句。这样会不会……呃……就是……有点怪怪的呢?”
聊到最后,我感觉两个女生一致同意我有些“怪怪的”。
挺好的。我来到这儿,想好好读大学,过自己的日子,现在却成了奇奇怪怪的人。那就一如既往地应对别人对我的这种印象吧。继续保持安静。或许如果我保持沉默,他们就不会来打扰我了。如果这招对我父母奏效的话,或许对室友也会管用吧。